第355期:《浙江中医药大学校报》

宋韵医药之六

慈孝养亲重医道


   期次:第355期   作者:郑洪   查看:41   

  宋代讲究理学。理学大师程颐曾经说:“所生之义,至尊至大。”“孝莫大于安亲。”孝道之义包含健康关怀在内,如程颢说:“病卧于床,委之庸医,比之不慈不孝。事亲者亦不可不知医”。在这种思想影响下,宋朝医学界对老年健康格外关注,并出现了现存最早的老年养生学专著《养老奉亲书》。

《养老奉亲书》(一卷),北宋陈直撰,成书于北宋元丰八年(公元1085年)前,又名《奉亲养老书》《寿亲养老书》,针对老年心身调摄、老年病的防治和食疗药治等进行全面论述。作者陈直,又名陈真,宋代元丰中曾为泰州兴化县(江苏兴化县)县令,其生平已无法考证。他在该书自序中说:

“凡老人有患,宜先食治;食治未愈,然后命药,此养老人之大法也。是以善治病者,不如善慎疾;善治药者,不如善治食。”

所以,他编的这本书首先注重饮食。《养老奉亲书》分上下两部。上部共16篇,160条,论述老年常见内科病及耳目病的食疗方法,所列方剂,多从序中所言各书精选而来,简便易得,切于实用。下部共13篇,论述老人形证脉候、医药扶持、性气好嗜、宴处起居、戒忌保护、四时摄养等,卷末附“简妙老人备急方”及“养老奉亲书续添”,分述急用单方及老人起居用药宜忌,对前述内容有所补充。

老年饮食有讲究

陈直所说的“凡老人有患,宜先以食治,食治未愈,然后命药”,实际上他将老年人养生分为三个层次。一是健康时注意饮食;二是有疾患者先用食治;如果食治不愈,第三步才用医药治疗。本书对三方面都进行了论述,侧重于前二者。

陈直在书中说:

“其高年之人,真气耗竭,五脏衰弱,全仰饮食以资气血。若生冷无节,饥饱失宜,调停无度,动成疾患。”

陈直认为,人到年事已高时,饮食补充营养特别重要,但是要注重进食的方式。一方面要饮食规律,不能“调停无度”;另一方面还要“宜其温热熟软,忌其粘硬生冷”,“温热熟软”四个字点出了老年人适宜饮食的特征;第三,提出少食多餐,他说:“尊年之人,不可顿饱,但频频与食,使脾胃易化,谷气长存。若顿令饱食,则多伤满,缘衰老人肠胃虚薄,不能消纳,故成疾患。”

以上充分体现了陈直对老年人生理特征的细致观察和深刻认识。并且,他还强调,子女应当格外用心,亲自关注长辈的饮食:“凡百饮食,必在人子躬亲调治,无纵婢使慢其所食。”这对现代也有指导意义。现代有的老年人依托社会机构养老,子女一定要仔细考察,有关部门则也强化监管。

此外陈直还提出了“暮夜之食不可令饱,阴雾晦暝不可令饥”“食后引行一二百步”等老年饮食养生原则。


明人画作《耆英胜会图》(局部),描绘宋代文彦博在洛阳宴客,客人中有许多高寿者。

情绪宜调起居慎

陈直很注意老年人的精神摄养。“性气好嗜第四”节指出:

“眉寿之人,形气虽衰,心亦自壮,但不能随时、人、事遂其所欲,虽居处温给,亦常不足,故多咨煎背执,等闲喜怒,性气不定。止如小儿,全在承奉颜色,随其所欲,严戒婢使子孙,不令违背。若愤怒一作,血气虚弱,中气不顺,因而饮食,便成疾患。深宜体悉。”

这段话对老年人心理认识得相当透彻。上了年纪的人,人生经历丰富,思想仍然活跃,但未必能事事如意,即使衣食无忧,也常常会闹些“小别扭”(即文中所说的“咨煎背执”)。陈直说,侍奉老人,就象对待小孩子一样,尽量不违背他的心意,更不要触怒老人。否则一旦生气,很容易生病。而且他特别强调“陪伴”,书中说:

“常令人随侍左右,不可令孤坐独寝;缘老人孤僻,易于伤感。才觉孤寂,便生郁闷。”

“老人衰倦,无所用心,若只令守家孤坐,自成滞闷。”

陪伴之余,还应尽量让老人参与其喜爱的活动,“以其平生偏嗜之物,时为寻求,择其精纯者,布于左右,使其喜爱、玩悦不已,今见所好之物,自然用心于物上,日日看承戏玩,自以为乐;虽有劳倦,咨煎性气,自然减少”。努力使老年生活趣味化、生动化、优美化。这是十分有价值的观点。

在起居方面,陈直也有专论,提出老年之居室宜洁雅,夏则虚敝,冬则温密。床榻不宜太高,应坐可垂足履地,起卧方便。被褥务在松软,枕头宜低长,可用药枕保健。衣服不可宽长,宜全体贴身,以利气血流畅等等。反之,提出一系列不宜的事项:

“凡丧葬凶祸,不可令吊;疾病危困,不可令惊;悲哀忧愁,不可令人预报;秽恶臭败,不可令食;粘硬毒物,不可令餐;敝漏卑湿,不可令居;卒风暴寒,不可令冒;烦暑燠热,不可令中;动作行步,不可令劳;暮夜之食,不可令饱;阴雾晦暝,不可令饥;假借鞍马,不可令乘;偏僻药饵,不可令服;废宅宇,不可令入;坟园荒墓,不可令游;危险之地,不可令行;涧渊之水,不可令渡;暗昧之室,不可令孤;凶祸远报,不可令知;轻薄婢使,不可令亲;家缘冗事,不可令管。”

拳拳关怀之意,在文中充分流露。

老年用药顾体质

陈直主张老年人平时也应适当服一些调理药物,他提出一日食疗及药物调养的方案说:

“每日晨朝,宜以醇酒,先进平补下元药一服。女人,则平补血海药一服,无燥热者,良。寻以猪、羊肾粟米粥一杯压之,五味、葱、薤、鹑膂等粥皆可。至辰时,服人参平胃散一服。然后次第以顺四时软熟饮食进之。食后,引行一二百步,令运动消散。临卧时,进化痰利膈人参半夏丸一服。”

这里提到的平补血海药、人参平胃散、人参半夏丸等,都属于治未病用药,有助于改善体质。他强调“如无疾患,亦不须服药,但只调停饮食,自然无恙矣”。饮食其实也有调理作用,书中记载的食治方如补虚益气牛乳方、食治老人益耳目聪明、补中强志莲实粥方等,都具有简、便、验的特点。

如果确有患有疾患,光用食疗不能治愈时,陈直提出要及时用药物治疗,但是强调老年人用药要特别注意体质情况。他说:“上寿之人,血气已衰,精神减耗,危若风烛,百疾易攻。”虽然患病,但不能像壮年人那样用药,因为“汗之则阳气泄,吐之则胃气逆,泻之则元气脱,立致不虞--此养老之大忌也”。他认为:

“大体老人药饵,止是扶持之法。只可用温平顺气,进食补虚、中和之药治之,不可用市肆、赎买、他人惠送、不知方味及野狼虎之药与之服饵,切宜审详。”

其中,需要特别注意老年人“虚阳”体质,即有的老年人看起来“两手脉大,饮食倍进,双脸常红,精神康健”,但实际上“真气已衰”,只是“虚阳气盛,充于肌体”,即使有时有热证,也千万不要过用寒凉、攻下药物,只需要“随时以平常汤药,微微消解,三五日间自然平复”。这对于老年人治疗也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。

书中还收录了“简妙老人备急方”,计有18首,其中外用方4首,内服方14首,主要用于各种急症。另有“四时通用男女妇人方”,列方24首,用于平常调理。此外,陈直还注意根据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用药,分别列出每个季节的的“用药诸方”,颇为全备。

人的衰老,正如陈直所说:“人,万物中一物也,不能逃天地之数。若天癸数穷,则精血耗竭,神气浮弱,返同小儿,全假将护以助衰晚。”也就是说,人无法避免年老衰弱,到那时候全靠细心调养,这是作为子女所应当格外注意的。陈直这本《养老奉亲书》,深刻地体现了宋代的“仁孝”思想,饱含着浓浓的亲情,受到人们的重视。后来元代学者邹铉对其进行了增补,编成《寿亲养老新书》4卷,更加扩大了它的影响。

(作者系浙江中医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)


明人画作《耆英胜会图》(局部),描绘宋代文彦博在洛阳宴客,客人中有许多高寿者。